燕貴華《黃鶴樓送別》(第二課時)四步教學法
云南昆明龍泉育才學校教師 燕貴華
師導入:同學們,生活中有好朋友,好知己嗎?用現在的話說,就是無話不說的好閨蜜!
生:有的。
師:想一想,這樣的好朋友,在分別時會說些什么?做些什么呢?
生:會擁抱,會祝朋友一帆風順。會傷心,難過。
師:對!在分別之際,一定是很難過的。在一千三百年前,也有這么一對好知己,一對大詩人、他們已經結下了了深厚的友誼,可是,今天卻要分別了。通過上節課的學習,我們知道,他們就是?
生:李白和孟浩然。
師:分別的時候,李白為他的好朋友孟浩然留下了一首詩,讓我們來欣賞這首詩。
(瀏 覽 診 斷)
屏幕出示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》詩句,生自由讀)
師:這首詩就是李白給孟浩然留下的千古絕唱,來我們齊聲朗讀。
(全班學生配樂朗誦這首詩,老師用肢體語言隨著學生的朗讀做動作)
師:|同學們朗讀得真好,下面老師再來朗讀一遍,同學們一邊聽,一邊感悟詩中那種依依惜別之情。
(師配樂朗讀這首詩)
師:同學們聽了以后是不是有一種傷別之感?
生:是。
師:大詩人李白為好朋友送上的一首詩,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25課《黃鶴樓送別》,請同學們齊讀課題兩遍。(老師板書課題)
確 認 標 示(一)
自由讀1、2自然段,讀著,讀著,
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色?
師: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至二自然段,一邊讀一邊想象,你看到了哪些景色?
(學生自由朗讀一、二自然段)
師:你看到了哪些景色?
生1:我看到了飛檐凌空的黃鶴樓和滾滾長江。
師:你呢
生2:我看到了煙花三月,長江邊繁花似錦,五顏六色的花非常好看。
師:煙花三月是什么季節?
生:春天
師:對,這是春天季節,繁花似錦,還有呢?你來。
生:我看到了長江邊煙霧彌漫。
師:煙霧彌漫是因為長江水水蒸氣蒸發,給人一種朦朦朧朧的感覺。
(師屏幕出示長江岸邊畫面)
師: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煙花三月,桃花盛開,小橋流水……在這么美好的桃花柳綠的季節里,正是賞花的大好時光,可是兩位大詩人卻要在江南三大名樓之一黃鶴樓分別了,這真是“故人西辭黃鶴樓,煙花三月下揚州。”呀!
師:此時此刻兩位友人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?
生:依依惜別之情。
(師板書:依依惜別)
師: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惜別,什么是惜別呢?
生:舍不得分別
師:那么什么是依依呢?
生:就是很留戀的意思。
師:很留戀是不是?
生:是。
師:朋友的友誼很深,這就是依依惜別之情。是的,就是在陽春三月賞景的季節里,兩位詩人就要分別了,請同學們帶著難舍難分的心情來朗讀課文一到二自然段。
(生齊讀一到二自然
師:他們是怎樣依依惜別的呢?
生:他們一會仰望藍天白云,一會兒遠眺江上的景色。
師:他們是真的在賞景嗎?
生:不是。
師:此時此刻,他們還有心情賞景嗎?
生:沒有。
師:那他們怎么會一會兒仰望藍天白云,一會兒遠眺江上的景色呢?
生:他們借賞景來掩飾心中的依依惜別之情。
師:同意嗎?
生:同意。
師:兩位友人都借欣賞景物來掩蓋離別的傷感之情。是呀!分別的腳步越來越近了。這時,年輕的李白終于沉不住氣,說話了。他對兄長孟浩然說了什么呢?
確 認 標 示(二)
讀讀李白的話,你從他的言語中,你感受到了什么?
出示李白對孟浩然說的那段話,學生自由讀,思考:你從這段話中體會到什么?)
師:你從這段話中體會到什么?
生:李白對孟浩然的敬仰。
師:從哪個詞中知道的?
生:從您,兄長,老師這個三個詞中知道的。
師:這段話共用了幾個“您”?
生:六個
師:什么是夫子?你來說。
生:這是對有學問的人的尊稱。
師:這里有個故事,你知道嗎?說給大家聽聽。
生:孟浩然大李白十幾歲,他們是在黃鶴樓見面之后才認識的,李白非常崇拜孟浩然,就拜他為師,孟浩然就教李白做詩。
師:說得好,故事大概就是這樣了,老師再補充一下:孟浩然那時大李白十幾歲,當時孟浩然的詩已經譽滿天下了,我們還學過他的一首詩叫什么?
生齊:《春曉》
師:對,李白結識這么一位高人高興得不得了,對于剛出道的他是多么渴望有良師益友,所以就拜他為師,孟浩然在寫作上教會了李白很多技巧和學問,所以李白從心里感激這位老師,又是他的兄長,這樣的情深不深厚?
生齊:深厚
師:讓我們帶著對孟浩然的敬仰之情和難舍之意讀讀這段話。
(生齊讀這段話)
師:我們看,孟浩然接過酒杯一飲而進,這真是“此時無聲勝有聲,一切盡在不言中”所有的情,所有的話都融在酒中了。然后孟浩然說了一段話,還引用了王勃的一句詩句,王勃你們了解吧?
生:了解
師: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學過他的詩歌。
生:《滕王閣序》
師:當時王勃在十幾歲,里面有一句千古佳句是哪一句?
生: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。
師:此時孟浩然又引用了王勃的另一句絕句,來我們一起讀一讀:
師生: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。
師:這位知己指的是誰?
生:李白。
師:孟浩然看看傷心的李白發出了感慨:海內存知己,天涯諾比鄰。他說雖然我們暫時分別了,但我們的友誼就像滾滾長江永世不絕。現在老師是李白,誰來安慰一下我?我現在就要和兄長分別了,我傷心極了。
生1:兄弟請你不要難過,等我回來再和你飲酒作詩,探討作詩秘笈。
生2:兄弟別這么傷心,明年我會再回來的。下次我回來就不走了。
師:不走了,讓我心里得到了慰藉,還有誰來安慰我?
生:你不要傷心,過不了幾年我還會回來的,以后就不會離開你了好好陪你。
師:下面我來做兄長,你們是李白,我來安慰你們好嗎?
生:好
師:兄弟不要難過,分別只是暫時的,來日方長,我們終究會有見面的那一刻,等見面之后我們再開懷暢飲,共同作詩,享受天倫之樂。同意嗎?
生:同意
師:兩位大詩人好兄弟就要分別了,來我們分角色朗讀,
(學生分角色朗讀這段話)
師:讀得真好!老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感受到了這種依依惜別之情。俗話說得好: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,送君千里,終有一別,岸邊楊柳依依,江上沙鷗點點。此時,仿佛楊柳、沙鷗都被他們倆的這份情誼所感動老。老師讀這段話,大家閉上眼欣賞,同時思考,李白長時間佇立在岸邊,他究竟在看什么?他究竟在想什么?
(師配樂朗讀這段話,學生傾聽)
師:李白佇立在江邊,他到底在想什么?看什么呢?你說。
生1:他看到孟夫人的船。(學生哄然大笑)
師:不是
生2:他看到了海鷗陪兄長去揚州,兩個有伴了,他在想此次一別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見面飲酒做詩。
生3:他看見孟浩然的小船,希望他在揚州找到一個知心人,他在哪里是否吃好穿好。
師:哦,他在擔心兄長的吃穿。還有誰說說。
生4:他在看孟浩然的船離開他漸漸遠去,李白想在揚州孟浩然是否能找到和他飲酒作詩的知己呢?
師:看著漸漸離去的背影他看到什么?你來。
生5:他看孟浩然的船積極消失在天邊的盡頭。
生6:他再看孟浩然的船還在不在。
師:他在想什么呢?
生7:他祝福他一路順風,一路平安。
師:哦這是對他美好的祝福。那他還在想什么?
生8:孟夫子是不是兩年后再回來和我做詩呢?
師:就沒有想起過去的時光?
生9:想過去和他在一起做詩歌,一起喝酒。
師:好,你再來,
生10:他在想起和孟浩然作詩的秘笈。
師:你再說
生:他在想孟浩然之前教他做詩個秘笈,懷念一起作詩的情景。
師:說得很好,他在回憶挑燈夜戰,老師怎么教他做詩,回憶第一次他們相識在黃鶴樓的情景,回憶老師在作詩上給他點點滴滴的幫助,這時的李白,再也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,他感慨萬分,詩興大發,于是給我們留下這首千古絕唱,流傳至今,膾炙人口的詩篇,這就是……
生: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》
師:(出示詩后面兩句。孤帆遠影碧空盡,唯見長江天際流。)我們一起齊讀這兩句。
生:齊讀
師:這個孤是什么意思?你來說。
生:是孤獨的意思。
師:遼闊的江面上只有這只穿船嗎?你說。
生:不是,因為李白沒有心思去觀察其他船,他心里只有孟夫子。
師:說得太好了,掌聲鼓勵。(生鼓掌)此時此刻李白心里只有這位兄長。
(出示這首詩)來,讓我們再一次美美地讀一遍這首詩吧。
音樂起: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
故人西辭黃鶴樓,
煙花三月下揚州。
孤帆遠影碧空盡,
唯見長江天際流。
師:通過上節課的學習。我們知道這首詩前兩在寫什么?
生:寫事。
師:后兩句呢?
生:寫景。
師:那么,送別的詩最注重的僅僅是事和景嗎?是不是詩中沒有一個情字就等于沒有情呢?
生:不是,有依依惜別之情。(大屏幕出示)
(歸納總結)
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呢?
這首詩前兩行敘事,后兩行寫景,并沒有直接抒發感情。我們讀了,卻能體會到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。
師:這是一種怎樣的寫作方法呢?
生:借景抒情。
師:對,這真是處處寫景處處情,借景抒情抒真情,這種寫法在今后的寫作中可以運用。
同學們,老師讓大家課下收集送別的詩句,找到了嗎?
(拓 展 積 累)
師:(屏幕出示有關分別的詩句)同學們在課外也收集了哪些分別的詩句?
生1:莫愁前面無知己,天下誰人不識君。
師:要說出作者姓名。
生2: 李白,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倫送我情。
生3:王維,勸君更進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。
師:老師也收集了一些名句。(出示名句)我們一起來讀讀。
李白: 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倫送我情。
王維: 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。
王勃: 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。
高適: 莫愁前路無知己,天下誰人不識君。
岑參: 山回路轉不見君,雪上空留馬行處。
徐志摩: 輕輕的我走了,正如我輕輕的來。
我輕輕的招手,作別西天的云彩。
李叔同: 人生難得是歡聚,唯有別離多….
(及 時 演 練)
1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
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大意。
3 學唱《煙花三月》
師:這首詩到現在為止同學們應該會背誦了吧?
生:會了。(學生配樂背誦詩句)
師:能不能說出詩句的意思?
生:能
師:好,同桌先交流。(學生自由交流)
師:你來說說詩句的意思。
生1|:老朋友在西面的黃鶴樓向東遠行,在陽春三月那繁花似錦的時節去揚州。
生2:江面上那一艘孤船的帆影漸漸消失在水天相接的盡頭,只看到滔滔不絕的江水向天邊流去。
師:說得好,掌聲鼓勵。現在老師讓同學們欣賞一首歌曲,(播放《煙花三月》這首歌。(學生跟著唱。)
師:是呀,歌唱完了,你能體會到什么嗎?朋友走了,對一位兄長,一位老師,一位知己的思念都融入滾滾長江中,長江就是他們友誼的最好見證,所以同學們下來后要好好吟誦體會這首詩所表達的感情,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。 下課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