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優秀團隊 實現優質高效目標
——專訪云南呈貢育才學校教師 陳玲

記者:
陳老師,作為小學英語組長,請問:你是怎樣帶領團隊共同進步的?
陳玲:
我們小學英語組是一個奮發向上的團隊。我們不僅是同事,更是好朋友。大家以熱愛、認真、鉆研、商討的態度和諧相處,共同成長。我們齊心協力,出色完成了學校目標任務,上幾個學期末全區統測, 取得了好成績,張娜老師上學期所教的三年級在呈貢區獲了第一名。
我認為:個人是基礎,團隊是舞臺。我們倡導的是團結協作、奮發向上、相互支持;兵教兵,取長補短,和睦共贏。
活動是平臺,教研促成長。很多專家都認同教育無痕的魅力,我們組也體會到了它的樂趣。教學研究,無處不在,我們除了定期定時開展活動外,更多的是茶余飯后、課間,聚在一起討論課堂生成處理、作業的批改、語音的把握等問題,交流可行的做法、轉變學生的經驗等等,豐富了教研的內涵。
課堂是保障,效率是關鍵。我們堅持每大周三上午進行課堂比武、組織參與各類課堂教學競賽。使課堂教學大練兵活動與呈貢區同步。我們一起精心準備,共同鉆研教材、研討教法、研磨課堂教學。一堂課往往反復研磨兩遍甚更多遍,聚個人力量為集體智慧;課堂教學中發揮專長,體現出各自的特色。我盡量以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引領大家,并幫助老師門發現、總結自身的亮點和成功經驗。“比武”之后的教研活動,是我們收獲成果的時候。在專題評課中,充分肯定大家在課堂中的精彩表現,同時深刻反思自己的課堂,針對對各自存在問題和不足提出中肯的建議,指出努力方向。課堂效率高了,質量自不待言。
團隊的成長,還少不了專家的引領。我們請區教育局教研員朱素嬌為大家做專題講座;請老校長趙中潤給大家傳經送寶;組織老師外出參加不同層次的培訓、聽課等等,促進了整體素質的提升。
我深深感到:團隊的成長,也是我的成長;團隊的進步就是我的進步。
記者:
陳老師,你是昆明市級“骨干教師”,請問:只有六年時間,你是怎樣成長起來的?
陳玲:
云南呈貢育才學校是一片沃土。我非常幸運,這6年,從進入學校起,就得到了校領導的重視、關心和培養,老教師手把手的幫扶,讓我迅速成長起來,獲得起初想都不敢想的成績。2011年11月,我有幸第一次參加了呈貢區課堂教學大賽,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會,也是一件非常磨練心志和教學技能的事。從備教材、學情、教法,和學生的學法等方面,每一個環節都要很謹慎。首先,教案要在組內一次又一次的反復研討訂正,最后通過;其次,在校內試講。記得第一次試講下來,我被組內的兄弟姐妹們“批斗”得“無地自容”,真想找個地縫鉆進去。后來,經過反復的打磨終于勉強得到了組內的通過。到區上參賽的那天,學校特意派了組內兩名老師陪我一塊去,課前幫我組織學生、準備板書、分發資料等等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我拿到了呈貢區一等獎的第一名。要是沒有這么多熱心人的幫助,我是不可能進步那么快的。
作為一名教師,我覺得光顧教是不行的,還得學會反思。反思能能幫助自己及時發現問題,從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,并把它升華為自己的教育經驗,為我所用,促進自我不斷提高;反思還能讓教師的專業能力包括研究教材、處理教材、教學內容的理解等綜合能力的提高。這幾年中,我通過反思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、教學行為及教學評價,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磨練,慢慢成長起來。
我覺得上蒼我特別厚愛。2012年10月,因為有上一年課賽的好成績,我被昆明呈貢區教育局派去參加云南省首屆小學英語的說課比賽。那時趙校長在醫院養病,她馬上聯系教科所的教研員來幫助我設計說課稿、說課環節等,并到處找朋友幫我準備說課材料;呈貢區教研員朱老師幫我分析教材,石林縣教研員馬老師電話告訴注意事項等等。那幾天雖然很忙碌,但心里特別踏實,因為有這么多熱心人的幫助,再加上自己的努力,堅信一定能成功。這一次我獲得了二等獎。業務水平有了提高,讓我開始變得自信了。為此,我非常感謝呈貢育才這一個平臺,使我不斷成長。
記者:
陳老師,你在云南呈貢育才學校六年了,請問:小學英語組和你個人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績?
陳玲:
前面我說過,我們小學英語組是一個奮發向上的團隊。幾年來,在大家的幸勤努力下,全組迅速成長,整體素質不斷提高,教學成績穩步上升,這是很令人欣慰的。
2014年,我成了昆明市英語學科“骨干教師”;2011年,獲得昆明呈貢區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第一名;2012年獲得云南省首屆小學英語說課比賽二等獎;曾連續兩個學期集團聯考個人成績名列第一。近三年來我所教學的班級在呈貢區和集團期末統測中成績名列前茅。

